服务热线:95566信用卡热线:40066 95566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关于中行 > 中行历程
网银登录

兴建外滩中行大厦,抗衡上海外资银行(1930年-1937年)

中行上海分行1912年开业,在上海汉口路50号大清银行旧址办公营业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中行向政府购进接收的外滩德国总会会址,于1923年2月从汉口路迁入黄浦滩仁记路22号,从此中国银行在外商银行云集的外滩有了一席之地。

1928年中行总管理处由北京南迁上海,与上海分行同在汉口路办公,当时中行业务不断发展,此处房屋便渐渐不敷使用,加之年久失修,急需翻造。于是1930年中行买进仁记路和圆明园路地皮,并从1930起,上海分行开始在每年盈余下提取50万元作为建造行屋基金。

促使中行领导人决定在外滩租界内建造大厦的主要原因,据张嘉璈自述:“中国银行饱经风浪,未见动摇,内部组织既已革新,银行实力足与驻在上海的欧美银行相抗衡,必须有一新式建筑,方足象征中国银行之现代化,表示基础巩固,信孚中外。”

1934年4月中行董事会决定建造一座18层大厦,以供总处和上海分行办公与营业使用,预算基建费用600万元。当时附近建筑英商沙逊大厦是外滩第一高楼,英方不愿中行大厦的高度超过它,于是多次阻挠。中行大厦图样几经变更,最后决定建15层,屋顶至底层高227英尺,大门高25英尺,占地面积55000平方英尺。1936年10月10日中行董事长宋子文主持了大厦的奠基典礼。


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子文用英文签名的新厦奠基纪念证

1937年大厦主体工程大致完工。大楼前面的高塔中的二、三、四层是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办公室;底层营业大厅,两边是黑色大理石柜台,柜台呈“中”字型,柜台里面竖着八根粗大的大理石柱子,柱子顶端雕饰“八仙过海”。大厅东西两端上面是两幅巨大的油画,画着孔子和孙中山等伟人像和渔樵耕读图,配以花格子门和宫灯,典雅古朴,尽现东方文明色彩。大楼的保管库面积约500平方米,有大小保管箱10084只,保管箱和库门均用不锈钢制成,圆形库门重达10吨,厚85公分,防火、放水、防盗警报,设备齐全,是当时远东第一,直到新中国成立时,上海也只有这一座精密、完整的库房。


上海中国银行大厦

在上海租界里,高层洋楼林立,由中国银行自己出资,中国工人自己建造的中国银行大厦在外滩屹立起来,改变了“洋人世界”的局面,体现了中国银行势与外商银行一争高低的决心和信心。

相关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