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95566信用卡热线:40066 95566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关于中行 > 中行历程
网银登录

平息公债风潮,推动整理公债(1932年)

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,军费开支越来越大,财政连年赤字,主要靠发行库卷和公债弥补。1931年末需偿还的公债和库券共有30种,结欠本息总计11.28亿元,除去北洋政府的结欠数,南京国民政府结欠的本息也将近10亿元,而当时国内一年的税收不过5.5到6亿元左右。1931年广东、广西等省纷纷扣留国税,债市不断下跌。证券交易所自1932年1月15日就不敢开市。

1931年12月15日,蒋介石被迫辞职,宋子文也离职。1932年元旦,林森任国民政府主席,当时财政库空如洗,政府每月军费1800万元,党政费用400万元,共需2200万元,而当时全国可得收入仅有上海的税收,每月700万元,其他关税已被各省借用。新任行政院长孙科在上海召集在上海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开会,主张停付内债本息,挪用内债基金3400万元作为政府开支,以6个月为期,拟回京后提请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实行。上海商界及金融界人士闻讯后,立即往访孙科质询,孙科默然不加否认,于是引发起一场公债风潮。

中行联合同业电请政府维持公债信用。中行总经理张嘉璈邀公债基金委员会主席、中行董事长李馥荪和商会主席王晓籁商议,大家一致反对政府此举,于是分别通知银、钱两公会和市商会开会,群情激愤,银、钱、商三会即刻通电全国。证券交易所组织持有公债的大户成立持票人会,共同采取行动。上海市银、钱业公会、市商会以及持票人会分别电呈政府抗议停付内债本息,各地有关组织一致响应。

政府接到各界抗议电报后,知道停付公债本息问题的严重性,于是派代表与银、钱、商界代表谈判协商。政府决定缩减政费和军费开支至每月1800万元,可用的上海税收为700万元,每月所缺的1100万元,仍须金融界帮忙。银行界表示政府必须撤回停付公债本息决定,否则借款不能全部担负。孙科同意妥协,1932年1月17日夜,行政院电告上海各金融组织:“……现政府决定维持公债库券信用,并无停付本息之事……”一场公债风潮至此告一段落。

公债风潮平息不久,上海发生“一·二八”事变,人心恐慌,全市停业。中行总经理张嘉璈认为必须早日制定一个公债还本付息整理办法,以稳固债信。因此与李馥荪商议,向政府提出进行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整理公债,建议将公债延期还本,减低利息。

具体办法如下:

(一)所拨基金不得少于原拨本息之半数,即每月860万元,至本息还清之日为止。

(二)公债库券本金一律先付半数,将还本期限延长。库券息金减为月息五厘,公债统改为年息六厘。

(三)基金保管委员会改称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。旧债券换新债券,由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。所有应付基金应就原有的庚款及增加关税项下,由总税务司尽先照数直拨基金管理委员会,由该会全权管理,如有不足,由政府指定一种中央税收,按数补足。

(四)这次减息之后,无论政府如何困难,不再牵动基金和变更这次所定办法。

(五)政府应彻底整理财政,完全公开, 财政委员会由各团体参加,在收入范围内确定支出概算,并不再为内战及政费向各商业团体举债。

李馥荪和张嘉璈将整理公债办法向复职后的财长宋子文进行说明,宋子文立即提交行政院讨论。行政院于1932年2月24日决议通过,当日由政府发布命令实行,并表明:“……此系政府与民众维持债信,调剂金融之最后决定。一经令行,永为定案。……”接着又发布了财政部布告、部长宋子文的宣言、总税务司的公告和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条例。

此次整理公债起对维护金融秩序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。整理公债减轻了政府负担,避免了持票人的更大损失,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银行的自身利益,同时稳定了债市,维护了债信。

相关服务